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由于历史原因,现在一些基层生态环保队伍的整体素质尚不够高,既缺乏环保法律知识,也缺少专业治污技能,难以适应当前蓬勃发展的生态环保事业需求。以某县生态环境分局为例,126名在岗人员中,环境类专业毕业的仅有3人,法律专业毕业的5人。
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地方一线污染防治工作主要靠领导安排和工作经验推进。比如,领导安排扬尘污染治理,工作人员就去督促企业把物料苫盖好,把厂区打扫干净,增加洒水抑尘频次;领导安排检查VOCs治理情况,工作人员就去督促企业确保废气收集罩有较强的吸力,管道如果有破损及时修复等。这些简单的工作,对专业知识要求确实不高,但基层污染防治还会面临不少复杂问题,需要有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来应对。
常言说,“谋先事则昌,事先谋则亡”,意思是说做事之前精谋细划,才能把事办好,反之就会失败。同样的道理,如果基层环保工作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和污染治理技术都是一知半解,“谋”将无从谈起。
基层污染防治是环境保护的第一道防线。尽管基层工作人员每天不辞辛苦地巡查监管,可辖区内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与工作人员素质不够高有一定关系,因为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导致在工作中该看到的问题看不到,该预防的隐患预防不了,该帮企业的事项使不上劲。
有鉴于此,尽快提升基层生态环保队伍素质就成为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当务之急。有的人肯定会说:“大家每天都忙得团团转,哪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此言差矣。如果脑袋空空的,忙来忙去还是总出问题,那就不如挤出一定时间学习,把队伍能力提上去,把工作做得扎实些。
笔者建议,应围绕加强基层生态环保队伍素质教育进行系统研究,在内容设定、时间安排、方式方法、激励机制等方面多动脑筋,搞好顶层设计。
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可参照成人教育模式,根据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形势、政策要求、重点任务等研究确定教育内容,之后制作成课件在系统内公开发布。基层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学习时间,在一定时间段内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并参加理论考试及现场实操测试。考试结果可作为年度考核、评先晋级、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从而激发一线生态环保工作人员克服困难勤学习、提升素质促工作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