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温宿县柯柯牙镇阿克苏冰雪蜜脆园设施农业基地大棚采摘樱桃(4月30日摄)。该基地种植的1200余亩大棚樱桃喜获丰收。 □艾则孜·沙木沙克摄
       

俯瞰阿克苏市红旗坡片区林海社区一片覆盖防雹网的苹果种植示范园(5月29日无人机拍摄)。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邹懿摄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治立

白色的雪峰和云朵,蓝色的天空和河流,绿色的葡萄和核桃,红色的苹果和大枣,黄色的杏子和梨,紫色的李子和樱桃……6月19日,阿克苏苹果科技小院专家牟宗宝看到小孙子涂鸦了一幅果实满园图,思绪不禁飞到了开展柯柯牙绿化工程时的激情岁月。

36年前,还是毛头小伙儿的牟宗宝从山东老家来到阿克苏时,正赶上柯柯牙绿化工程启动,他也挥锹抡镐参与其中。如今,风沙肆虐的柯柯牙在一年接一年的人工植树造林中,成了生机勃勃、多姿多彩的大果园,牟宗宝等第一代造林人却已两鬓斑白。

见缝插针的造林行动仍在广袤的柯柯牙延续,天山托木尔峰脚下的这块“调色板”愈发明丽清新。从“添绿”到“生金”,再到“增彩”,柯柯牙的生态蝶变,人工调色“调”出万紫千红。

添绿

不掩黄沙不罢休

每天出门上班,阿依吐尔逊·阿布来提目之所及,除了村旁赭褐色的山体,沿柏油路向前铺展的全是绿色。连片的核桃、葡萄、红枣、苹果等林果种植基地,比阿依吐尔逊曾经在山区草原放牧时的绿色壮观多了。

在阿依吐尔逊生活的温宿县柯柯牙镇帕克勒克村,不少村民是2014年从天山深处搬迁过来的牧民。他们下山搬到这里时,夏季是灼热的戈壁,冬季是凛冽的寒风,春季是漫天的沙尘,仅仅几年时间,随着柯柯牙一带绿色的延展、果苗的长大,这里的气候变湿润了,沙尘天气明显少了。

阿依吐尔逊上班的地方,是温宿县10万亩生态园中的阿克苏冰雪蜜脆园设施农业基地,这里的上千亩空地已经种下近10万棵樱桃树,还有600亩地正待种植。负责采摘包装樱桃的阿依吐尔逊听技术员介绍,每棵樱桃树都是5年树龄,它们从山东烟台、辽宁大连移栽而来,扎根后便开始挂果。

“我们在这里要种植12000亩果树,其中苹果树7800亩。在戈壁荒滩上种树非常辛苦,且投资大、风险大,但看到果树长起来后,这里的生态和气候条件越来越好,我们感到非常值得。”阿克苏冰雪蜜脆园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红说,2013年,她和丈夫刚到这里参与柯柯牙绿化工程四期建设时,风大得能把彩钢板房房顶掀掉,地表挖出来的石头堆得像座小山。

沿着柯柯牙纪念馆记录的足迹追溯,柯柯牙绿化工程越是早期越是艰辛。被当地人称为“卡坡”的柯柯牙台地,位于阿克苏市和温宿县之间,原是植被稀疏、布满盐碱的风沙策源地。阿克苏市一些老人回忆,频繁的沙尘暴肆无忌惮地冲进城区后,人根本出不了门,白天也要开灯。

从1986年开始,阿克苏地区历届领导班子率领各族干部群众全力实施柯柯牙绿化工程。到2007年,昔日的戈壁荒滩上建成了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的“绿色长城”,被联合国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列为“全球500佳境”之一;到2015年,柯柯牙铺展的林带已达115.3万亩,年沙尘天气减少了61%,年降雨量由18.1毫米突破100毫米;现在,柯柯牙累计造林120余万亩,并辐射带动了阿克苏地区四个百万亩生态治理工程推进实施,大片的黄沙被绿色掩盖,恶劣的环境变塞外江南。

生金

以林养林提质效

晚上睡觉之前,石建亭要带上手电筒在园子里、院子里到处巡视一番。“现在生态好了,野兔、狐狸成群。一到晚上,我得提防野兔啃食新嫁接的树苗,狐狸来偷鸡和鹅。”石建亭说。

石建亭是温宿爱疆农场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该公司在温宿县依希来木其乡阔依其村种有6000亩苹果,从嫁接修枝到疏花疏果,再到套袋、采摘,果园里需要大量劳动力。繁忙时,他就住在果园跟前临时搭建的生活区,这里空气格外清新,种植的果蔬、养殖的畜禽都是绿色食品,犹如世外桃源。

“2011年,我们刚来这里种树时,眼前是荒凉的戈壁。一刮沙尘暴,赶紧躲在车里,眼睛都睁不开。我们先种下600亩防风林,再种经济林,以林养林。”石建亭回忆。别看现在林木葱茏,刚开始种防风林,石建亭和同事花了不少力气。用挖掘机把大石头挖出来,再用钉耙把小石头筛出来。为改善土质,拉来大量的羊粪发酵用作有机肥。

在柯柯牙一带,像温宿爱疆农场有限责任公司这样参与造林绿化、以林养林的企业有数十家。一排排高大密集的白杨树让风沙的威力大打折扣,它们身后经济林面积不断扩大,局部生态环境发生蝶变的同时,林果产业兴起。

以林养林还体现在资金循环、技术推广、经验积累、产业集聚上。在温宿县10万亩生态园中的新疆浩源天樽葡萄酒庄,2400亩酿酒葡萄用于酿造优质葡萄酒,700余亩鲜食葡萄供应果品市场。2014年种植的葡萄虽然还没有进入盛果期,但去年已生产酿酒葡萄240余吨,公司用这些收入种植樱桃、蟠桃、新梅等果树,建果园发展采摘游。

记者从温宿县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以林养林的荒漠绿化造林模式,让温宿县林果产业不断做大。目前,全县核桃种植面积占全疆核桃种植面积的13.1%,产量占全疆产量的16.9%;苹果种植面积占全疆苹果种植面积的10.9%,产量占全疆产量的14%。

增彩

产业融合谋长远

“我不管到哪里,一说是从红旗坡走出来的,周围人总是眼睛一亮并脱口而出:盛产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的地方啊!”阿克苏统一企业有限公司员工胡西达·吐鲁洪自豪地说。

柯柯牙绿化工程的实施,叫响了“柯柯牙”这个原来只有当地人才知道的地名,也让原本普通的“红旗坡农场”“实验林场”声名远扬。成立于1958年的阿克苏地区红旗坡农场位于托木尔峰南麓,昼夜温差大、土壤呈沙性、光照充足,无污染的冰雪融水——柯柯牙河流过此处,植树造林尤其是红富士苹果的大面积种植,使这里的劣势转化为优势,阿克苏苹果品牌由此打响。

“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我们只有种出更加优质、更有特色的果品。”新疆红旗坡农业发展集团阿克苏优能农业科技股份公司副总经理王俊博说,随着对老果园的提升改造,红旗坡的苹果品种已经不再局限于主打的“红富士”,“王林”“爱妃”等外形和口感多样的新品种纷纷落户红旗坡,满足不同群体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亘古不变的荒漠戈壁变成果园后,在市场的催动下变得更加“智慧”起来。红旗坡农场从果品种植到仓储,已经申报了12项技术专利。现在应用的果品保鲜库已经更新到第三代和第四代气调保鲜库,果品散发的气体可得到自动调节,果品从入库到出库全程由机器人操作,可以保证消费者一年四季都能品尝到新鲜的阿克苏苹果。

在温宿县,柯柯牙绿化工程擦亮了“天山梦城·山水温宿”的亮丽名片,为“塞外江南、鱼米之乡”增添了许多新兴产业。依托果园开办的农家乐和民宿各具特色,林果深加工产品走出国门,林果产业化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模式不断创新,推进了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记者手记

值得借鉴的柯柯牙“样本”

在阿克苏地区13万余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柯柯牙”是一项工作模式、一个精神符号、一种心理情结。记者不止一次看到,采访对象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拍着胸脯表态:我要弘扬柯柯牙精神,把这项任务完成好。

阿克苏人将柯柯牙精神用了16个字来概括:自力更生、团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这里的每一个人提到柯柯牙绿化工程时会肃然起敬、自信自豪,短短16个字承载着柯柯牙“样本”丰富的内涵。

这是一个“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样本。塔克拉玛干沙漠肆虐的风沙,自古以来令人望而生畏,沙尘暴三天两头造访,让人束手无策。作为风沙策源地的柯柯牙台地又是不毛之地,水源短缺、地表坚硬、盐碱厚重、沟壑纵横,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达不到大规模植树造林的条件。而阻挡风沙脚步的只能是林带,阿克苏全民行动,哪怕肩扛手挖,硬是把一棵棵树栽活在柯柯牙,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这是一个“人走政不息”的样本。在戈壁荒漠上种一棵树难,养活一棵树同样艰难;种一小片树难,种一大片树更难。30多年间,阿克苏地区领导班子换了一届又一届,但领导干部带领各族人民鏖战荒漠、播绿造林的决心没有变。由于持续不断地集中人力、财力、技术来打绿色保卫战,才使一个个百万亩荒漠区域变身林海佳境。

这是一个“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共振”的样本。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市场形势千变万化,“绿色银行”不断壮大、“大果盘”不断扩展的同时,如何做好以林养林、边绿化边脱贫、造林绿化与乡村振兴同步等一个个课题?阿克苏地区没有固步自封,没有骄傲自满,而是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倾力打造生态治理示范区。现在,无论是“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园中”的公园城市建设经验,还是特色果品交易会、“十城百店”等模式,都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