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电话:
0991-4165463
0991-4165461
0991-4165486
邮箱:
XEEPIA@163.COM
地址:
乌鲁木齐市南湖西路215号

新疆生态环保产业协会
从单一执法者到“监管+服务”双重角色,需要提升哪些能力?
中国环境报 / 2025-04-30 / :13
规范涉企执法检查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执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明确提出“执法+服务”理念,强调通过创新监管方式实现宽严相济。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规范执法并非弱化环境监管,而是对执法能力、理念和综合素养的全面升级,既要守住生态红线,又要护航企业发展,这对执法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执法从“一刀切”向“精准化”转变,需要执法人员具备更强的法律素养和技术能力。比如,分级分类管理机制要求根据企业环境信用、排污许可类别等实施差异化监管,执法人员需精准识别企业风险等级,合理分配执法资源;非现场执法的推广要求执法人员熟练运用在线监测、无人机巡查、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从传统的“人海战术”转向智慧化监管,这对执法人员技术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挑战。
在柔性执法方面,如何界定“轻微违法”与“恶意违法”成为关键。执法人员必须精准把握法律边界,避免因标准模糊导致执法不公或纵容违法,这要求其对法律条款和具体情形有深刻理解。柔性执法与严格监管的平衡考验执法智慧。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并非放松底线,执法人员既要有温度,如通过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帮助企业整改;也要有力度,对触碰红线的行为果断亮剑。
全过程执法服务要求构建系统性思维。规范执法不仅关注处罚结果,更强调“事前预防—事中规范—事后整改”的全链条服务。执法人员需从单一执法者转变为“监管+服务”双重角色,既要通过入企普法提升企业守法意识,又要通过后续整改督导确保问题闭环。这种模式要求执法人员具备更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持续跟踪管理能力。
此外,按照“综合查一次”机制,合并跨部门检查事项,需要打破部门壁垒,统筹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多领域知识,提升综合执法效能,对执法人员的跨领域协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规范涉企执法检查本质上是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实践,对执法人员的专业能力、程序意识和服务理念提出了更高要求。执法人员需从“简单执行者”转型为“法治守护者”与“发展服务者”,在严守生态底线的同时,以更精细化、智能化的方式护航企业绿色发展。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执法有力度、服务有温度”,为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