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电话:
0991-4165463
0991-4165461
0991-4165486
邮箱:
XEEPIA@163.COM
地址:
乌鲁木齐市南湖西路215号

新疆生态环保产业协会
如何打造一支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
中国环境报 / 2025-08-21 / :32
《“美丽中国,志愿有我”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培育一批管理规范、素质过硬、活跃度高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使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是一项重要课题。笔者认为,需要从组织建设、能力提升、机制创新、团队文化等多个维度深入探索,打造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
构建科学化组织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构建科学化组织体系是打造高素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的重要任务,要有清晰的服务方向、有效的人员选拔机制和高效的队伍运行机制。
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应明确四大核心职能:生态环境质量的“观察员”、环保政策宣传的“宣讲员”、生态修复实践的“施工员”、环境问题监督的“信息员”。这四大职能共同构成志愿服务队伍的服务框架。在此基础上,应结合区域生态环境特征,打造差异化的志愿服务项目。例如,在长江经济带可以侧重水生态保护,开展水质监测、湿地保护等活动;在西北地区,可以聚焦荒漠化防治,组织植树造林、草场修复等志愿服务。通过精准定位服务方向,确保志愿服务活动有的放矢、务实高效。
应通过多渠道招募志愿者,线上利用社交媒体、环保组织官网、志愿中国等平台发布招募信息,线下在高校、社区、企业举办宣讲会,吸引不同群体加入。在选拔过程中遵循有持续服务时间、有基本生态环保知识、有责任担当意识的“三有”准入标准。持续服务时间是确保志愿服务工作连续性的基础,基本生态环保知识是提升服务质量的前提,责任担当意识则是志愿服务精神的体现。严格的选拔机制能够确保志愿者队伍的稳定性和专业性,为志愿服务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志愿服务队伍的建立与运行需要科学的流程管理。应建立“招募—培训—服务—评估—激励”的闭环管理模式,确保志愿服务规范化、系统化。在招募环节,注重志愿者的素质和能力评估;在培训环节,提供全面、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在服务环节,明确服务任务和目标,确保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开展;在评估环节,对志愿服务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在激励环节,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此外,还应运用数字化管理工具实现志愿者注册、活动发布、服务记录等一体化管理,提高志愿服务队伍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建立专业化提升体系,打造核心竞争力
建立专业化提升体系是提升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竞争力的关键。要构建阶梯式培训体系,还要策划高质量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构建阶梯式培训体系,逐步提高志愿者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阶梯式培训体系应涵盖基础培训、专业技能提升和应急处理能力培养三个层级。在基础培训阶段,开发资源环境、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基础课程,采用“线上学习+社区实践”模式,让志愿者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在专业技能提升阶段,开设水质检测、空气质量监测等监测技术课程,开展环保宣讲、新媒体传播等宣传技巧培训,提升志愿者的专业素养。在应急处理能力培养阶段,加强野外救援、突发污染事件应对等应急处理能力的培训,确保志愿者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应对。
策划高质量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志愿服务社会影响力。应策划多样化、创新性的活动形式,如环保讲座、专题片放映、自然观察等科普类活动,自然保护区踏查、湿地保护、低碳出行等实践类活动,以及环保创意大赛、绿色科技展览等创新类活动,激发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热情。在策划活动时,还应结合社会热点策划专题活动,提高公众参与度。
推动志愿服务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提升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效率和质量。应鼓励志愿服务组织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合作,推动环保技术研发和推广。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通过研发新型环保材料、清洁能源技术等,推动生态修复实践的科技创新。通过引入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提升志愿服务项目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效性。
创新现代化激励机制,激发内在动力
创新现代化激励机制能够增强志愿者参与热情、维持组织长期稳定。应建立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短期激励主要指活动中的即时奖励,可以是证书或小礼品等。即时反馈和认可能够增强志愿者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提升参与意愿。
长期激励则侧重于使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得到较为长远的益处。比如为长期参与的志愿者颁发荣誉证书,以增强志愿者的荣誉感和社会影响力,激励更多志愿者投身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同时,还可以建立服务积分制度,志愿者通过参与活动积累服务积分用于兑换奖品、证书等,以激励志愿者长期参与服务活动。对于表现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可以提供实习推荐,还可以为优秀志愿者提供参与更高层级环保项目的机会,使其能够接触更前沿的生态环保理念和技术。
培育特色化团队文化,凝聚精神力量
培育特色化团队文化是提升志愿者凝聚力、强化志愿者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团队文化能够为志愿者提供充满热情和鼓励的工作环境,增强其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定期举办团队内部的专题讲座、趣味活动等,不仅能够促进志愿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能够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生态环保的重要性。可以组织知识竞赛、户外拓展活动、团队建设游戏等,让志愿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友谊。
通过志愿者故事、经验分享等方式传播志愿精神和生态文明理念,激发志愿行动的内在动力。邀请资深志愿者分享服务经历和心得体会,传递志愿服务的魅力和价值。通过制作宣传册、拍摄纪录片等方式,记录志愿者的服务瞬间和感人故事,向公众展示志愿服务的成果和影响。此外,还可以建立志愿服务荣誉墙、风采展示栏等,展示志愿者的风采和成就。
倡导绿色生活,鼓励志愿者践行绿色生活方式,通过实际行动带动更多人参与绿色生活。还可以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环境宣传、垃圾分类、小区绿化种养指导等活动,将绿色理念传递给更多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