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联系方式:0991-4165463 | 0991-4165461 | 0991-4165486     微信公众号   个人中心
资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电话:

0991-4165463

0991-4165461

0991-4165486

地址:

乌鲁木齐市南湖西路215号

新疆生态环保产业协会

从国家科技大奖看新疆创新发展

2019-01-09 / :57

  1月4日,西部钻探准东公司20多支钻井队伍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鏖战在玛湖大油区。 □周建玲摄

1月4日,西部钻探准东公司20多支钻井队伍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鏖战在玛湖大油区。 □周建玲摄

  ■近年来,新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的磅礴力量持续迸发,一批关键技术相继攻克,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共有30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的科学技术进步奖或技术发明奖。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本报记者/马伊宁

  1月8日上午,在北京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新疆油田公司牵头负责的《凹陷区砾岩油藏勘探理论技术与玛湖特大型油田发现》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当接过获奖证书时,新疆油田公司副总经理、总地质师支东明心潮澎湃。

  此外,新疆参与合作的多个项目分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近年来,新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的磅礴力量持续迸发,一批关键技术相继攻克,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优势产业创新成果多

  《凹陷区砾岩油藏勘探理论技术与玛湖特大型油田发现》项目,奠定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为全球同行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理论与中国技术,使世界资源潜力巨大的凹陷区砾岩有望成为21世纪油气勘探的重大接替领域,引领新的石油科技革命,推动石油地质学发展。

  记者从自治区科技厅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共有30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中的科学技术进步奖或技术发明奖。获奖成果多数从新疆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技术研发中产生,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如石油勘探开发和开采、输变电装备制造的研发应用、风力发电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应用等。此外,其他一些行业与领域的特色优势产业技术研发也有不少优秀成果获得奖励。

  目前,我区科技创新能力正在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科技创新中领跑、并跑分量逐步加重。到2020年,全疆科技进步贡献率将达到65%,到2025年,力争使新疆整体科技创新水平处于我国西部省区前列,成为对中亚五国等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科技创新高地。

  ■攻克一批关键技术

  “在《煤炭高效干法分选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中,我们是工业性试验单位和应用单位,负责工艺优化等。”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宽沟煤矿矿长赵南方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技术采用复合式干法分选系统得到了灰分为8%的精煤,年处理量达100万吨。目前该公司已建成世界首座模块式干法重介质流化床选煤厂,解决了活性炭公司的用煤需求问题。

  新疆煤田地质局和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一起参与合作的《西北地区煤与煤层气协同勘查与开发的地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也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总工程师李瑞明介绍,针对勘查开发中的技术和理论难题,他们开展了多项科研攻关,目前,新疆已取得了煤层气理论及工艺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推动了煤层气产业化进程,在全国煤层气领域树立了品牌形象。

  这次获奖也让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部部长方明颇为自豪:“我们实现了在产品绝缘结构设计、生产制造、试验考核等三方面的重大自主创新。打破了国外在关键绝缘材料及组件供货领域的垄断地位,推动了我国变压器/电抗器装备制造技术迈入国际一流行列,提高了我国电力装备制造水平。”

  ■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今后新疆油田公司将坚持科技创新战略,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盆地地质研究与勘探技术攻关,加快规模增储和领域接替,提高储量动用率和油田采收率,提升油田稳产上产能力。”支东明说。

  李瑞明表示,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大准南、库拜等煤田的煤层气开发工作力度,建成年产气量2.28亿立方米的准噶尔盆地南缘煤层气产业化基地,有效缓解乌鲁木齐及周边城市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

  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今年,自治区科技厅将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新疆创新试验区、乌昌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同时,以科技创新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加快重大创新突破,全力争取国家科技重大项目支持,突破一批自治区打好“三大攻坚战”和重点领域“卡脖子”的技术瓶颈,着力营造支持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更好惠及各族群众,更有效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