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联系方式:0991-4165463 | 0991-4165461 | 0991-4165486     微信公众号   个人中心
资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电话:

0991-4165463

0991-4165461

0991-4165486

地址:

乌鲁木齐市南湖西路215号

新疆生态环保产业协会

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新疆日报 / 2022-06-07 / :31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行

6月2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服务“六稳”“六保”等重点工作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2022年,在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我区采取的具体举措有哪些?

答:今年,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要素,生态环境保护部门持续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建立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会同自治区水利厅、住建厅、农业农村厅等有关部门编制了《关于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落实措施的报告》,提升水源地监管效率,全力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定期对全区水环境质量进行调度分析,建立水环境管理常态长效机制;做好全区区域再生水利用试点工作。组织各地(州、市)积极开展试点申报工作,推动建立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循环利用有机结合的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

问:请详细介绍一下今年以来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举措和成效。

答:2021年我区完成了生态环境部下达的约束性指标,但大气污染防治依然面临较大压力,今年我区主要从以下方面打好蓝天保卫战。

深入推进“乌—昌—石”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同治理;加强大气污染形势分析研判,对环境空气质量下降城市进行督导。系统分析全区大气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组织专班起草了《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报告》,组织编制自治区和“乌—昌—石”区域空气质量改善行动计划;持续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突出问题整治、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锅炉综合整治;组织各地积极申报北方地区“清洁采暖”项目,昌吉回族自治州通过国家审核,获得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乌鲁木齐市完成北方地区“清洁采暖”项目一期1.5万户改造任务,启动项目二期改造;强化污染防治科技支撑,持续推进大气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

问:请介绍一下我区在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答:以保障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安全为目标,我区全面启动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今年重点是涉镉等重金属排放企业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物排查,目前正在申报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推动涉重企业开展绿色化提标改造,全区3家企业已被纳入国家绿色化提标改造项目清单;督促全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落实有毒有害物质年度报告、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自行监测、地下储罐备案、拆除活动污染防治备案、新改扩项目土壤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土壤污染防治责任;梳理全区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及时纳入相关名录。

问:2022年1—4月全区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在落实自治区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答:2021年,按照常态化、制度化做好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工作,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印发了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实施细则(试行)。各地(州、市)生态环境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均制定了细化措施,并按照规范建立现场执法与非现场执法台账、加强正面清单动态管理要求。

今年1—4月,全区各级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对正面清单内534家企业开展环境执法706家次,其中采取非现场方式开展执法检查575家次。利用电话、微信、现场帮扶、座谈等方式指导帮助企业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共249次。

问:在积极服务“六稳”“六保”方面,生态环境部门重点开展了哪些工作?

答:我厅积极服务“六稳”“六保”,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助推优化营商环境。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加快推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落地见效,完善“三线一单”动态更新调整机制,积极开展成效跟踪评估。积极发挥“三线一单”成果在改善环境质量的源头预防作用,制定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差异化环境准入政策。整合“三线一单”的成果数据,在项目环评审批、排污许可审查、执法监管等方面实现了相关数据的统一管理与共享。

全面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围绕排污许可提质增效,强化企业持证排污、按证排污;深化环评领域“放管服”改革,按照“简环节、优服务、提效能”的原则,不断完善纵横联动、企业问题交办和定期调度机制,提前介入,跟踪服务,依托“三本台账”(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利用外资层面重大项目环评审批),做好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