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电话:
0991-4165463
0991-4165461
0991-4165486
邮箱:
XEEPIA@163.COM
地址:
乌鲁木齐市南湖西路215号

新疆生态环保产业协会
企业为何对“绿岛”项目望而却步?
近日,在某地小微企业危废收集试点项目(简称“绿岛”项目)申报之际,出现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少数优势显著的企业,竟因自认为不符条件而主动放弃了角逐“绿岛”项目的机遇。 众所周知,环保“绿岛”项目能显著降低中小企业的治污成本,通过
阅读全文统筹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把握好有所为、有所不为
“青海承担着维护生态安全的重大使命,产业发展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培育体现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先后在青海、宁夏考察,为两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与不为关乎取与舍,是一道发展观、政绩观的选择题。统筹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把
阅读全文建筑垃圾处置难题究竟该如何破解?
建筑垃圾在城市固废中“占据大头”。其中,城中村改造是建筑垃圾产生的主要来源,也是建筑垃圾处理矛盾的焦点,在不少规划改造的城中村,为求多得赔偿而进行的房屋违法加层建设屡禁不止,一度时期曾非常突出。建筑垃圾采用露天堆放或者地下填埋的处置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也造成了严重
阅读全文遏制环评造假,拍照为证能自证清白吗?
不久前,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一则《关于调整办理环评审批材料清单的通知》突然刷爆了环评圈,原因是该通知明确在环评不见面审批中,编制主持人应制作现场踏勘视频,且视频内容应包括编制主持人手持《环评工程师资格证书》在具有代表性现场的正面,口头介绍项目名称、拍摄地点、拍摄时间,项目100米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
阅读全文生态环境领域需要敢说、愿说、会说的新闻发言人
在突发环境应急事件之后,及时通报事件进展、回应公众关心的问题十分重要。然而,一些生态环境系统基层领导干部由于缺乏应对媒体的方法和技巧,不敢说、不愿说、不会说,在媒体面前失声甚至信口开河,从而导致本不复杂的环境问题复杂化,给当地相关工作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笔者认为,在各地尤其是
阅读全文屡察屡现,督察通报污水处理厂长期超负荷运行问题,如何破解?
不久前,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再次将利剑指向污水处理厂“吃太饱”的问题,不少地方存在长期超负荷运行的现象。 例如,督察发现,昆明市主城区现有22座污水处理厂,有7座常年超负荷运行,治理工程进展严重滞后。2023年,重庆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中有8家长期超负荷运行。其中,
阅读全文注意!CCER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机构资质公布仅5家公司有资质
近日,中国环境报记者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获悉,《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机构资质审批决定的公告》已发布。 据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认证机构管理办法》,经商生态环境部,第一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机构资质已公
阅读全文“一加一减”协同推动能源转型
国务院不久前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围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部署了节能降碳十大行动,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剩下两年节能降碳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能源部门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阅读全文开展政策环评 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协同共美”
环境影响评价是伴随经济发展问题应运而生的,如今几乎所有的欧美发达国家均通过法律将战略环评确立为一项强制性制度,旨在识别政府部门各项拟议战略(政策、规划和方案)的潜在影响,防止政策规划和方案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
阅读全文全国首例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涉税案开庭审理
6月3日下午,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原告青海某化工有限公司与被告某环保科技公司、被告某低碳科技公司、第三人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碳排放权交易纠纷两案,案件涉及核证自愿减排量(以下简称CCER)交易的税费负担等问题,系全国首例CCER交易涉税案。 原告青海某化工有限公司诉称,该公司于2
阅读全文